- 七觉分 → 七覺分
- ◆﹝出法界次第﹞ 覺, 即覺了。 謂覺了所修之法是真是偽也。 分即支分, 謂此七種法, 各有支派分齊, 不相雜亂, 故名七覺分, 亦名七覺支。 擇、 進、 喜三覺分, 屬慧; 除、 捨、 定三覺分, 屬定; 念覺分兼屬定、 慧。 故摩訶止觀云: 修此七覺, 即得入道。 是也。 〔一、 擇法覺分〕, 擇, 即揀擇。 謂用智慧觀察諸法之時, 善能簡別真偽, 而不謬取虛偽之法, 故名擇法覺分。 〔二、 精進覺分〕, 不雜名精, 無間名進。 謂修諸道法之時, 善能覺了不行無益苦行, 而於真正法中, 常能用心專一, 無有間歇, 故名精進覺分。 〔三、 喜覺分〕, 喜, 即懽喜。 謂心契悟真法, 得懽喜時, 善能覺了此喜不從顛倒法生, 住真法喜, 故名喜覺分。 〔四、 除覺分〕, 除, 即斷除。 謂斷除諸見煩惱之時, 善能覺了, 除去虛偽之法, 增長真正善根, 故名除覺分。 〔五、 捨覺分〕, 捨, 即捨離。 謂捨離所見念著之境, 善能覺了虛偽不實, 永不追憶, 故名捨覺分。 〔六、 定覺分〕, 定, 即禪定。 謂發禪定之時, 善能覺了諸禪, 不生煩惱妄想, 是名定覺分。 〔七、 念覺分〕, 念, 即思念。 謂修諸道法之時, 善能覺了, 常使定慧均平。 若心昏沉之時, 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, 觀察諸法, 令不昏沉; 若心浮動之時, 當念用除覺分除身口之過非, 用捨覺分捨於觀智; 用定覺分入正禪定, 攝其散心, 令不浮動, 是名念覺分。
◆覺即覺了, 分即支分。 謂此七法, 各有支派分齊也。 一、 擇覺分, 謂揀擇諸法之真偽也。 二、 精進覺分, 謂修諸道法, 無有間雜也。 三、 喜覺分, 謂契悟真法, 得懽喜也。 四、 除覺分, 謂斷除諸見煩惱也。 五、 捨覺分, 謂捨離所見念著之境也。 六、 定覺分, 謂覺了所發之禪定也。 七、 念覺分, 謂思惟所修之道法也。
* * *又名七菩提分、 七覺支、 七等覺支, 為五根五力所顯發的七種覺悟。 一、 擇法菩提分, 即以智慧簡擇法的真偽。 二、 精進菩提分, 即以勇猛心, 力行正法。 三、 喜菩提分, 即心得善法, 而生歡喜。 四、 輕安菩提分, 即除去身心粗重煩惱, 而得輕快安樂。 五、 念菩提分, 即時刻觀念正法, 而令定慧均等。 六、 定菩提分, 即心唯一境, 而不散亂。 七、 捨菩提分, 即捨離一切虛妄的法, 而力行正法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